○网络欺凌的预防措施和措施内容[1]

   网络欺凌已经成为全球的社会问题,很多人因此选择自杀。对于那些嫉妒或指责他人的人来说,互联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欺凌场所,因为可以匿名攻击,且不易被特定为犯人。



  虽然有些人在发表评论时认为自己在说正确的事情,但也有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进行诽谤中伤。由于匿名,一些人带着恶意发表评论,还有些人被周围的恶言所影响,或是由于人格损伤而缺乏对他人的同理心。日本的一个大型互联网企业强制要求发表评论的用户预先注册手机号码后,恶意用户的帖子被停止的比例下降了56%,而发帖时的警告消息减少了22%。

  另一个日本的例子显示,对于对某NPO进行诽谤的用户,告知他们“我们正在记录和监视您的评论”之后,90%的诽谤评论停止了。

  美国的一位企业家的研究显示,12岁至18岁的青少年进行恶意帖子的倾向比其他年龄段高出40%,这是因为控制自我约束的大脑前部——前额叶最后成熟,直到25岁才完成。因此,青少年往往会不加分辨地冲动发帖。因此,这位企业家开发了一个应用程序,在青少年试图发表诽谤性评论时,会弹出“这种攻击性信息会伤害到对方,你真的要发表吗?”的警告消息。使用这个应用后,试图发表攻击性消息的青少年从71.4%减少到了4.6%。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发布前提供警告消息和使发帖者的身份可识别,是减少诽谤行为的一种方法。但仍然会有人进行诽谤。


  另一方面,在货币社会中,即使向外国企业网站上的留言板提出删除诽谤内容的申请,也可能因企业的借口而耗时或不被删除。在普劳特村,没有这样的企业或国界限制,为了解决网络欺凌问题,将以下规则定为全球通用。


・有发帖或评论功能的网站必须要求用户注册个人ID,并设立必须通知该用户居住地5长的报告功能。未设此功能的网站运营者和在该网站发帖或评论的用户将被视为违法,并成为措施对象。


  在普劳特村,从个人的出生记录、现居住地址到医疗历史直至全体人口的掌控,都通过个人ID进行管理。使用这个ID,在互联网上拥有发帖或评论功能的所有网站上预先注册账户,并按规定使用。用户名可以是实名也可以是匿名。通过这个个人ID的地址,可以立即通知所在地的5长。发帖或评论时,无论是否显示用户名,都必须有一个报告按钮。被报告的评论或帖子首先会被隐藏。

  这种机制也适用于团体提供服务时的通知等,必须确保通知的代表者所属的第五镇议会能够接收到联系。

 


  然后由5长作为第三方判断该报告是否符合诽谤标准,同时考虑这是第几次犯罪,未来是否有重复同样行为的可能,并决定措施的期限。标准是根据是否有攻击或伤害他人、降低评价的恶意。由世界各地的普劳特村的长决定,以下是共通的措施内容。

Post a Comment

0 Comments